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自主研发国之重器

01

天鲲号介绍

根据“天航局”方面提供的数据资料,“天鲲号”船长140米,宽27.8米,最大挖深35米,总装机功率25843千瓦,设计每小时挖泥6000立方米,绞刀功率6600千瓦。天鲲号船头有泥管接口,据介绍,“天鲲号”泥泵输送功率达到17000千瓦,为世界最高功率配置,且其远程输送能力15000米,为世界之最。由于在世界上首次应用了三缆定位系统等先进技术,“天鲲号”适应恶劣海况的能力达到全球最强,并具备在世界上任何海域航行的能力。

“天鲲号”设计者正是中船集团708所等国内单位。

其中,副总设计师丁勇,正是来自于708所。今年7月,他刚获评首批全国疏浚行业专家。

2001年,丁勇进入708所,担任了多个重点项目或高难度项目的专业主任设计师和副总师,参与解决多个关键技术问题。他南下北上,频繁现身于国内各大疏浚作业现场。

2005年,他先后担任国内首艘3500立方米/时大型绞吸挖泥船“新海鳄”号的机械专业主任设计师、多艘3500立方米/时绞吸挖泥船的机械专业主任设计师或兼副总设计师的工作。

在大型耙吸挖泥船领域,他担任天津航道局13000立方米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旭号”机械专业联系人,担任中港11888立方米、南通港闸船厂12000立方米等大型耙吸挖泥船设计的副总设计师兼专业联系人。其中,“通旭号”荣获中国航海科技奖二等奖。

2014年开始至今,他担任国内最先进的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的副总设计师,参与设计并解决该船多种技术难点。

02

自主创新

除体量巨大,“天鲲号”与国内以往挖泥船最大的不同,是其突出的自主创新特征。这是首艘国内设计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

在11月2日举行的“天鲲号”下水仪式媒体见面会上,设计方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航局”)总工程师顾明对我国疏浚船设计建造以及历史沿革做了详细解读。

顾明谈到,作为世界疏浚大国,中国的疏浚船舶先后走过了整船进口、国外设计国内建造、国内自主设计建造的曲折发展道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几十年的艰难发展历程。

顾明称,此前引进的一些型号的疏浚船,天航局目前已经完全可以自主设计、建造。这表明我们的疏浚船研究技术工作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我们国家不但能造,而且敢造,标志着我们国家在疏浚船的核心关键技术上不断提高。

在顾明看来,国家这几年在专业船只建造的装备技术以及配套工业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长进。

“‘天鲲号’是迄今为止国内自主设计和建造的最先进绞吸挖泥船。”交通部全国水运工程建造大师顾明自豪地说。

3

天鲲号多项性能世界领先

🔷“天鲲号”绞刀电机额定功率6600kW,最大功率可达9900kW,其挖掘功率居世界前列,亚洲第一。

🔶“天鲲号”泥泵电机总功率17000kW,其输送总功率居于世界第三,亚洲第一。

🔷“天鲲号”远程输送能力达15000米,为世界领先,亚洲第一。

🔶“天鲲号”最大挖掘深度可达35米,位居世界前列,亚洲第一。

🔷“天鲲号”在世界上首次将三缆定位系统应用于自航绞吸挖泥船。

🔶“天鲲号”拥有国际领先的自航绞吸船智能集成控制系统。

感想

“天鲲号”自主研发的成功,既标志着我国的船舶制造业又上了一个台阶,也是中国综合国力提升的最好表现。在“天鲸号”之后,我国那些勇于创新,勇于突破优秀的工程师们并没有因取得的成就而停滞不前,而是乘胜追击,继续攻克难关,才有了今天“天鲲号”漂亮的现身。

现在的中国已经开始慢慢从制造强国迈向创造强国,我们深知创新的重要性,因此现在的学校教育加大了对我们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身上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更应秉承前辈们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精神,认真学习、努力深造,为将来中华之崛起打下坚实的基础。未来的中国定会越来越强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88 世界杯八强_2018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 - nprn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